根據統計,台灣平均每年一人可以吃掉三百多顆蛋,也就是說,大家幾乎一天就會吃一顆蛋,但對蛋經常有一些迷思,今天就針對大家常見的問題來個總整理。
Q1:雞蛋的膽固醇高,一天只能吃一顆?
A:舊版飲食指南對膽固醇的建議量,是每人每天攝取量應低於300毫克,一顆普通大小的雞蛋,所含有的膽固醇約200~250毫克,所以才會有一天只能吃一顆雞蛋的說法。
但美國最新發布的「2015-2020飲食指南」中,已移除膽固醇的每日攝取限量,且越來越多研究顯示,飲食中的膽固醇,對健康成人血液中膽固醇濃度,沒有顯著影響。
食物中所攝取到的膽固醇量,大約只佔了體內膽固醇量的20~30%,剩下的70~80%是由肝臟所製造的。
也就是說,肝臟會適當調節膽固醇的合成量,即使攝取膽固醇含量高的食物,體內膽固醇量也不一定會增加。
所以身體健康狀況良好、飲食正常的情形下,每天多吃一顆蛋也不會造成膽固醇過高的。
Q2:土雞蛋或紅心蛋比一般的雞蛋營養?
A:蛋殼與蛋黃的顏色,與營養價值沒有關係!
顏色不一樣只是產蛋的雞隻品種不同與飼料的影響,通常白雞產白蛋,褐色的雞產褐色的蛋。
至於蛋黃的顏色,主要是受到飼料的影響,母雞吃了含有較多黃色玉米、β-胡蘿蔔素及葉黃素等色素含量高的穀物,蛋黃的顏色就會比較深,顏色可能從淺黃色到深橘色都有。
特別要小心的是,黑心廠商可能將有毒的化學色素「蘇丹紅」加入飼料中,蘇丹紅會溶解在蛋黃的油脂中,形成了所謂的「紅心雞蛋」。一般人是很難辨識到底是天然色素還是有毒色素所形成的紅色,所以下次見到類似產品,一定要多留意,不必執著挑選紅心雞蛋喔。
蛋殼的顏色跟營養價值沒有絕對關係,土雞蛋跟洗選蛋一樣健康喔!
Q3:是不是吃太多蛋黃不好,可是蛋白可以多吃?
A:大家對蛋黃有不好的印象,主要是來自於蛋黃中的「膽固醇」與「脂肪」。
剛提到了膽固醇並不會對健康的人體造成影響,而脂肪的部分,蛋黃中的脂肪是屬於優質的脂肪,且蛋黃中的營養素種類較蛋白多,含有不飽和脂肪酸、卵磷脂、維生素A、維生素B群及鐵等,蛋白則主要蛋白質及水分。蛋黃和蛋白一起吃,才能獲得更多且完整的營養。
Q4:每年都會發生禽流感疫情,那雞蛋還可以吃嗎?
A:禽流感病毒雖然可怕,但其實這病毒「不耐高溫」,雞蛋經70℃以上高溫煮熟後,食用就安全無虞了。所以禽流感期間,處理雞蛋或雞肉最重要的原則就是煮熟,生蛋或半熟蛋的料理,在這個期間最好暫時避免。
禽流感期間選擇蛋品食,可以優先選擇經消毒殺菌的洗選蛋,如果是散裝或未經洗選的蛋,烹煮一定要先清洗蛋殼,排除蛋受雞糞便污染的可能。
Q5:新鮮雞蛋怎麼挑,愈大顆愈好嗎?
A:挑雞蛋有幾個原則一定要把握,包括:
- 蛋殼要乾淨、無裂痕。
- 選重量較重、蛋殼較厚且光滑者。
- 挑大小適中的蛋比挑大的好。
- 將蛋輕晃,有感覺到晃動就已經不新鮮了。
- 注意保存期限,優先選擇新鮮生產的。
很多人選東西就是要大的,可是雞蛋的話,年老的母雞隨著年齡增長,產道會越來越寬,產下雞蛋的體積就會比較大,雖然不一定營養比較差,但雞齡大的母雞常會有健康問題,且大雞蛋通常蛋殼較薄、較輕,也表示母雞健康不佳,因此優先選擇適中大小的雞蛋比較好。
延伸閱讀:
蛋蛋還有什麼要注意的呢?〈洗過的蛋容易壞?灰綠色是重金屬?機能蛋、有機蛋、洗選蛋到底是什麼?〉
多吃蛋居然可以降低膽固醇?〈雞蛋是優質蛋白質,可是膽固醇過高,不能多吃!?你知道其實蛋可以降膽固醇嗎?〉
你有想過為什麼只問牛排要幾分熟,不問豬排或雞排呢?〈牛排三分熟就可以?豬排、雞肉沒熟,小心吃下寄生蟲!?〉
相關文章
國家高考食品技師、健康管理師、保健食品工程師、實驗室品質管理師
曾任職於國內知名食品廠及五星級連鎖飯店。期許自己成為食品安全的專業把關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