越來越多研究顯示糖與癌症的相關性,而癌症中又以「胰臟癌」存活率最低,中研院在「Cell Metabolism期刊」發表研究結果中,也指出高糖是致癌成因之一。
我們都知道糖是「甜蜜的毒藥」,甚至會刻意控制吃甜食,但還是有許多讓人誤以為健康安全的隱藏版的高糖食物,今天就要來討論它們都藏在哪裡?
【5大隱藏版高糖食物一定要注意:果乾、肉乾…連滷肉飯都上榜!】
一、標榜低脂的食品
我們對於油脂總有一種莫名的恐懼,好像一定都要把脂肪去除才算得上是健康的飲食。
事實上,許多標榜低脂的食品,如餅乾、麵包、穀片、花生醬、沙拉醬等,「低脂」或「零脂肪」產品的比「全脂」的同類產品,平均多了15~20%的糖。
主要是因為去除了脂肪,為了不影響口感就需要另外添加糖;
其實脂肪是身體所需的物質之一,只要控制好食用量還是可以吃得很健康,並不一定「零脂肪」或「低脂」才是更好的選擇。
二、濃稠醬料類食品
番茄醬、烤肉醬、沙拉醬等醬料,製程中常會加入糖、澱粉增加濃稠感,又因為這些醬料屬於配料,所含的糖量經常被大家忽略。
以番茄醬為例,製作時需要加糖減低番茄的酸味,每10公克就含有2.5~4公克的糖,不管是沾醬或做料理,都是不可忽視的糖攝取喔!
三、果乾蜜餞類食品
你可能認為果乾及蜜餞,就是新鮮水果烘乾製成的,吃起來酸酸的也不會太甜,是很健康的零嘴。
實際上,果乾蜜餞類食品製作時,需要會加入大量的糖、鹽進行醃製,來延長保存期限,不僅糖含量高,也算是隱藏版的「高鈉」食品,且常會添加香料、色素、防腐劑等添加物。
加工製程也會破壞維生素營養,加上脫水後體積變小,一包隨手包約65公克的芭樂乾,熱量就有200大卡;
不僅無法取代天然蔬果,且高糖分帶來高熱量,並不算是健康的食品喔!
四、加工肉製品
香腸、培根、肉鬆、肉乾與肉紙等加工肉製品,為了味道及口感的調整,通常會加入許多鹽、糖等調味料,算是「高糖」兼具「高鈉」的食品。
吃之前記得看看營養標示中「鈉」及「糖」含量,並注意標示的單位是「一份」或是「100公克」;
例如一包肉乾營養標示中「一份含10公克糖」,看起來不多,但「本包裝含5份」,代表整包肉乾所含的糖分是50公克,整包吃下肚,不加其他的東西,就已經達到一天建議的糖攝取量囉!
五,傳統濃稠美食
濃濃稠稠吃起來厚實的傳統美食,像是滷肉飯、肉燥飯、大腸麵線、肉羹、花枝羹、濃湯等,雖然吃起來是鹹的,其實裡面都含有很多糖。
這些勾芡類的美食通常會加入太白粉,而太白粉屬於澱粉類的來源,容易讓鹹食變成「高升糖指數食物」,進而影響血糖。
下次吃到這些濃稠小吃時,不要再覺得它們是鹹食就可以放心吃,它們其實是超級隱藏版的高糖美食喔!
台灣小吃滷肉飯、肉燥飯、大腸麵線、肉羹、花枝羹、濃湯等,雖然吃起來是鹹的,其實都含有很多糖,血糖控制時,一定要注意攝取量喔!
【怎麼吃糖更健康?一天不要超過50公克的添加糖!】
糖的每日建議攝取量,不要超過總熱量的10%;
以一天所需熱量2000大卡來計算,就是不要超過200大卡,一公克的糖可以產生4大卡熱量,也就是說一天不要攝取超過50公克的糖。
剛提到的許多食品,都可以從營養標示中看出含糖量的多寡,所以減糖最簡單的方式,就從養成看標示的習慣開始吧!
千萬不要因為是鹹食或封面大大的天然、健康等字眼就直接購買!
成分標示是以成分含量按「多到少排序」,如果看到白糖、砂糖、蔗糖、果糖、葡萄糖、麥芽糖、糖漿、果葡糖漿、高果糖糖漿、玉米糖漿、麥芽糊精等字眼排在成分中的前幾名,都算是隱藏版的高糖食物囉!
也可以直接看營養標示中一份的糖含量是幾公克,將所含糖量納入一天總糖攝取量當中,避免超標喔!
延伸閱讀:
糖跟醣到底怎麼分?〈減重控血糖不能吃甜?到底是「糖」還是「醣」?該怎麼減糖、控醣呢?〉
黑糖熱量低又營養?〈黑糖、紅糖含有鐵、鈣等礦物質比白糖營養!?其實黑糖沒有你想得這麼健康!〉
果乾蜜餞中超多添加物!?〈果乾、蜜餞真的「無添加」食品添加物嗎?可以取代水果嗎?〉
相關文章
國家高考食品技師、健康管理師、保健食品工程師、實驗室品質管理師
曾任職於國內知名食品廠及五星級連鎖飯店。期許自己成為食品安全的專業把關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