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是不是有把超商御飯糰、壽司、手卷等放入冰箱保存的經驗呢?
然後發現冰過的的飯糰米粒變得硬硬的,口感跟風味都降低了,好像米心沒透?到底該怎麼保存、復熱呢?
【飯糰為什麼在18°C才能保持Q彈口感?】
邦妮曾經跟大家分享過「食品危險溫度帶」的觀念,許多細菌在7~60℃之間能快速生長繁殖,為了避免細菌在食品中繁殖而產生毒素,所以我們建議調理過後的食品要儘快離開這個溫度區間。
可以放在高於60℃的溫度熱存,或放入低於7℃的冰箱中冷藏,且不要在室溫下放置超過兩個小時。
我們健康觀念中,御飯糰、壽司、手卷的餡料中常加入海鮮及美乃滋,如果不馬上吃就應該放入冰箱,不然會壞掉,可是米飯又常常會硬掉,真是讓大家陷入兩難!
你一定很好奇,那超商御飯糰為什麼可以放在18℃商品櫃上而不會壞呢?
食品保存的危險溫度帶在7~60℃,其中:
- 常溫 25~35℃是細菌最容易繁殖的溫層
- 降到 20℃以下,細菌則會緩慢生長
- 降至4~7°C則可以抑制細菌滋長
而因為米飯主要的成分是澱粉,澱粉在2~10℃的狀態下,分子會自動排列整齊,相鄰分子間的氫鍵會變得緊密、結晶度提高,水分也會離開原本的澱粉結構。
因此,放入7℃以下冷藏,米粒的口感會變得較乾硬,吃起來就像米心沒有透的感覺,這個現象也稱為「澱粉老化」。
18℃是比較能兼顧米飯安全及美味的溫度。
【飯糰在18°C更需要注重安全與效期!】
18°C的保存方式雖然可以讓米飯維持鮮美好吃,但還是可能讓細菌持續生長。
所以為了在這個溫度下販售,製程上需有更嚴格的規劃。例如選用較高衛生規格的原料、維持廠區、器具、人員的衛生、儲存及運送過程都保持在18°C等。
這類飯糰的保存期限比起存放在4°C鮮食效期來得更短,大約24~48小時。
一旦被我們購買,離開了18°C的保存條件,應該儘快食用完畢,不然還是要放入冰箱低溫保存,才是最安全的。
18℃是比較能兼顧米飯安全及美味的溫度,但離開了商品櫃應儘快食用完畢,否則容易滋生細菌!
【澱粉老化也有好處,讓飯變得更Q彈!】
澱粉老化也並非一無是處,像是我們在炒飯時,許多媽媽為了讓炒飯更粒粒分明,會使用隔夜飯或是將米飯先置於冰箱中冷藏,這是因為澱粉老化而增加飯粒的結晶硬度,使炒飯更Q彈好吃。
【御飯團放冷凍才好吃?加熱時可以舖濕的紙巾保持水分!】
你可能會想,飯糰買了就是沒有要立刻吃,有沒有什麼方法讓冰過的飯糰也能一樣好吃呢?
剛提到我們把御放糰放入冷藏,會使澱粉老化加劇,但放入低於-18℃的冷凍卻可以讓澱粉老化作用變緩慢,所以冷凍後再拿出來復熱是比較能保持原有風味的方式之一喔!
不管冷凍或冷藏,如果是利用微波爐加熱,可以在微波容器上鋪一層沾濕的紙巾,讓飯糰保持水分不乾硬;也可以用烤箱加熱,表面的海苔也會比較酥脆喔!
復熱過的御飯糰、壽司、手卷等,口感跟風味多少還是可能下降,還是趁新鮮最好吃喔!
延伸閱讀:
為什麼吃便當總是拉肚子?〈吃便當拉肚子又嘔吐?食品中毒惹的禍?有哪些食安該注意?〉
隔夜飯真的可以減肥嗎?〈減肥就要吃隔夜飯,抗性澱粉低熱量讓你瘦!?除了冷飯,香蕉豆類地瓜也含有抗性澱粉!〉
吃白飯真的很胖嗎?糖跟醣怎麼分?〈吃白飯會變胖、太精緻沒纖維沒營養嗎?單醣、雙醣、多醣是什麼?減肥才應該吃飯!〉
相關文章
國家高考食品技師、健康管理師、保健食品工程師、實驗室品質管理師
曾任職於國內知名食品廠及五星級連鎖飯店。期許自己成為食品安全的專業把關者